《资治通鉴纲目》是我国史学史上的一部巨著,由南宋大儒朱熹及其弟子赵师渊共同完成。该书在原有《资治通鉴》的基础上,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,以五十九卷的篇幅,生动讲述了从战国到五代(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)的华夏历史。
朱熹在修订过程中,继承了北宋司马光的正统观,但不盲从,例如他不承认王莽政权,尊蜀汉为三国正统。这种观点在《资治通鉴纲目》中得到了体现。全书以“纲目”为体,纲仿《春秋》,目仿《左传》,创造了一种新的史书体裁。
然而,《通鉴纲目》的价值并非仅在于此。自宋明以来,许多学者为这部书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。尹起莘的《发明》,刘友益的《书法》,汪克宽的《考异》等,都将《通鉴纲目》进一步神秘化。清朝康熙四十六年(1707年),皇帝为《通鉴纲目》加上御批,赋予了该书更高的政治地位。乾隆十一年闰三月, 《御撰资治通鉴纲目三编》修成,共二十卷,这是对朱熹的《资治通鉴纲目》和商辂的《续资治通鉴纲目》的继承和发展。
《资治通鉴纲目》在体例上的创新也是其价值的一部分。纲举目张,纲利于快速浏览,目可以深入挖掘同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、来龙去脉。在史实的基础上,编撰者还将史学大家如欧阳修、胡安国、范仲淹、杨时等人的点评随文附后,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本质。
明宪宗朱见深曾在《纲目》成化内府刊刻本序言中写道:“是书诚足以继先圣之《春秋》,为后人之轨范。”这无疑是对《资治通鉴纲目》最高的赞誉,也充分体现了其在我国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。
《资治通鉴纲目》是一部集史实、思想、评论于一体的史学巨著,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,更是我国古代史学家们智慧和思想的结晶。其深远的影响力和价值,至今仍对我们研究和理解历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