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明德先生文集序
夫文以摅心,亦以騐学。心有纯疵,学亦大小。故发而为文也,或诡正殊途,或夷险异执。若影之随形,不爽亳发。吾师明德夫子志大人之志,学大人之学。其羽翼圣经,有会语传于世。海内同志口诵心维,与经书共宝乏矣。黙所制文,乃因士夫学子钦其道德之隆,丐言以荣之。其文也本昜简以立意,平正以敷词,援笔而成,不俟经宿,对客挥毫,无容起藁,靡人而不求,靡人而不得。心视万物皆我未尝故重其文,以难人之请。请得即持去,以故藁多不存。倘一一存之可克梀矣。夫子第三孙伯愚氏留心夫子之文,自甲申搜索迄今十有七载。得卽手録之积而成帙,殊为苦心,亦仅存什一于千百耳。大要夫子之学有本,其立意有原。故为文有宗,非切乎身心性命之谭卽关乎世道纲常之重。言言理窍,语语心机。一披阅间令知德者不厌,不知德者不惑。与世之掇拾百家、钩深炫竒詹詹之言自异,惟另具只眼者庶可与于斯。
赐进士第观吏部文选司政门人黎民范百顿首撰
译文:
文章用来表达内心,也用来验证学问。心有纯正和瑕疵,学问也有大小之分。所以写出来的文章,有的诡谲奇特,有的平正通达。就像影子跟随身体一样,不会有丝毫差错。我的老师明德先生有伟大的志向,学习伟大的学问。他辅助圣经,有传世之语。海内外的同志口诵心维,与经书一起珍藏。他写的文章,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意思,平正地陈述了词句,拿起笔就写成了,不需要过夜,面对客人挥毫泼墨,无需起草,不需人请求,不需人许可。因为他视万物与我无间,所以重视文章,以应对他人的请求。请求得到满足就拿走,所以草稿大多不留存。如果一一保存起来可以完备了。先生的第三代子孙伯愚氏留心先生的文章,从甲申年搜寻到现在已经有十七年了。得即手抄之积而成册,真是苦心经营,也仅存千分之一罢了。大概先生的学问有根基,他的立意有来源。所以写文章有宗旨,不是切合身心性命之谈就是关乎世道纲常之重。言辞中理窍,语语中机心。一翻阅间让知道德的人不厌烦,不知道德的人不迷惑。与世俗之辈掇拾百家、钩深炫竒詹詹之言自不相同,只有独具只眼的人才可与此相提并论。
赐进士第观吏部文选司政门人黎民范百顿首撰